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昨日召开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6年年会”上,包括央行行长周小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内的多位政府官员,以及几十位著名经济学家为供给侧改革建言献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全过程听取各方建议。
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
多位专家一致认为,人口红利减少,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缓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新常态下,劳动生产力提高缓慢,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缓慢甚至停滞。劳动合同法可能是有问题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保护十分不足,约束体现在立法、司法和用工等层面,最终很大程度降低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力,最终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太低。”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
楼继伟说,现行的用工制度脱离劳动生产率,工资刚性上涨;法律强化岗位特困性保护,歧视新计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造成劳动力市场僵化;企业培训意愿低,低技能劳动力过剩;工资过高增长降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意愿。
“下一步应调整劳动合同法,把合理的地方保留,在保护劳动力的同时,剔除过于僵化的部分,保证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楼继伟建议
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表示,2011-2012年,我国新成长劳动力每年在递减,这部分人口的递减,使得人力资本存量改善会放慢速度。因此,要尽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力成本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在制造业,不同企业之间劳动力配置不一样。主要在于低效率部门对高效率部门存在挤出效应。”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白重恩说。
去库存需提速
“供给侧改革目的要明确,目的是手段,防止本末倒置,如果把企业关了,但是过剩产能没有实质性减少,就没有达到目的。”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说。
他进一步表示,供给侧改革任务要具体,进一步细化,如处置僵尸企业,从钢铁、煤炭先动手,火电、电解铝、石化行业如果听之任之,会变成现在的钢铁、煤炭行业。同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具体来说,中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给予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其他财政补贴。地方政府负责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央企僵尸企业要辅以行政措施。化解房地产产能过程当中,中央政府做好新一轮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主要的事情应该交给地方政府。
白重恩表示,去产能意味着让低效率部门的资源释放出来。
杨伟民最后强调,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多,去产能、去库存窗口期非常短,“十三五”头两三年十分关键,各地区、各部门、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措施要有力,打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战。
“如果没有明显的进展,加上国际经济形势的波动,我们今后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他说。
金融去杠杆是一个长期过程
“中国债务率占GDP的比重,截至去年底占GDP250%。未来的5年,每年经济增长依然保持6.9%以上的,按照目前的投资效率来看,债务率很可能在5年以后,根据我们很简单的模拟可能达到340%左右。”高盛中国区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说。
在他看来,尽管中国政府资产还很多,但是资产价值可能随着风险增加会缩水,负债一般不会缩水,甚至伴随通缩会越来越艰难,出现债务危机的风险不断上升。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表示,去杠杆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尤其是在去杠杆和保持适当增长速度(加杠杆)存在矛盾的背景下。作为国家总体,降低杠杆率的唯一出路只能是在控制债务增长速度的同时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主要是纠正期限错配和纠正资本结构错配。
李扬建议,期限错配综合施策包括,建立稳定且有效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长期信用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依据收入和支出责任匹配原则,积极调整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关系。
资本错配应推动中国金融结构从债务性融资为主向股权债权并重格局转变;在推动金融业综合经营大背景下,重新审视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活动的规定;鼓励将债务资金来源转化为权益资金来源的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