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在云南人大代表团开放日上表示:“宁可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下降,也要坚决改变旅游乱象。让游客自由自在,让政府服务无处不在。带手机说走就走,游云南全程无忧。”一石激起千层浪,阮成发的发言让“强制购物”“导游辱骂游客”等乱象再次浮现到众人的眼前。屡次治理屡次复发的旅游乱象让消费者“心烦”,更让政府管理者“头疼”。旅游乱象要根除,不能只靠“治理”,更需防微杜渐。
云南旅游(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几年,云南旅游的口碑一落千丈,与那里壮丽秀美的风光并存的还有辱骂游客的导游、强制购物的黑店黑导;与其隔着大半个中国遥遥相望的东北雪乡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难逃乱象侵扰,“宰客”风波不断。乱象频出,有利益驱使下的不法商家,有或主动或被动的导游,也有被“小便宜”诱惑的消费者。涉及对象越多,乱象治理也就越棘手。
事实上,包括云南在内的各省近几年都已经意识到了旅游乱象带给本地的负面影响,也都在乱象治理上下了“狠功夫”。以云南为例,早在2016年,云南省就发布了《云南省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方案》、组建了旅游警察队伍;2017年,云南省再次发布22条整顿措施,从政府、旅行社、购物店等多方面入手整治旅游乱象,被称为史上“最严整顿令”;今年,云南省长再次当众“发狠话”,甘愿用接待量和综合收入双下降为代价换取乱象的改变。
尴尬的是,尽管政府在三番五次整顿旅游乱象,但是当地“黑车”“黑导”事件仍然层出不穷。究其原因,这些沉疴宿疾是在当地旅游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与“历史因素”有关,部分乱象在当地已经是“潜规则”一般的存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乱象的产生在最初也许只是一个小的陋习,时间一久便成了“骨髓里的瘤”,难治,一不留神便会要命。
云南旅游(图片来源于网络)
《扁鹊见蔡桓公》曾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笔者认为,这句话放在此处同样适用:不同的病症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越早损害就越小,等到病症严重了,再高明的医术也无力回天。
值得欣喜的是,在国家旅游局“鹰眼计划”“利剑行动”等措施的指引下,各地整治旅游乱象的活动已经展开,比如山东的“利剑行动-1”、云南破釜沉舟般的“宣言”。希望这些举措能真正起到作用,还给消费者一个干净的旅游环境。(文/大众网 韩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