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从市人社局获悉,2016年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指累计由未就业转为就业的城镇各类单位就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形式就业人员总和)15万人,其中,本市城镇劳动者就业4.6万人,本市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4.4万人,外来劳动者来青就业6万,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制造业吸纳就业降幅缩窄
一季度全市企业用工呈现回暖趋势。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9.7%。其中,本市城乡劳动者就业同比增长6.3%,外来劳动者来青就业增长15.5%。从全市人力资源市场看,一季度企业用工需求13.1万个,同比增长34.5%。
“从行业来看,一季度服务业吸纳就业增幅扩大,制造业降幅缩窄,这主要与春节假日经济拉动、房地产业利好政策影响有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中,服务业吸纳就业9.7万人,同比增长16%,增幅同比扩大14.1个百分点,其中,吸纳就业居前三位的批发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同比分别增长21.5%、15%和13.8%。制造业吸纳就业4.1万人,同比下降1.3%,降幅同比缩窄30.5个百分点。这从一季度前两个月对510户企业用工调查情况看,企业用工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因订单增加产生的岗位占18.8%,因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产生的岗位占21.5%,因人员正常流动产生的岗位占43.5%,因其他原因产生的岗位占16.2%。“受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岗位需求减少,尤以降幅明显的制造业为典型。而服务业岗位需求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反映出我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场招聘工资持续增长
一季度新增就业的特点是民营经济吸纳就业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中,民营经济吸纳就业11.1万人,同比增长18.4%,占74.3%,所占比例上升5.4个百分点。而国有集体企业吸纳就业1.5万人,同比下降10.1%;港澳台及外商企业吸纳就业1.8万人,同比下降6.1%。
另外,市场招聘工资持续增长。一季度,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平均招聘工资3318元/月,同比增长8.3%,其中,服务业招聘工资2903元/月,同比增长6.7%;制造业招聘工资3411元/月,同比增长9.4%。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受企业“招工难”压力以及最低工资支付标准提高的影响,一季度,企业工资持续增长,但服务业工资水平较低,对企业稳定用工影响较大,已渐成导致企业缺工和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加强企业用工监测分析预警,通过季度用工调查、企业用工调查等方式,关注重点行业、企业用工变化情况,分析企业用工结构,并建立企业裁员、人员失业预警机制。逐步完善重点建设项目与就业联动机制,建立重点项目常态化的全程对接服务机制。完善信息平台,将重点项目涉及到的失地失业人员岗位需求等信息纳入市公共就业一体化信息系统管理,全面落实重点项目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对接服务。同时,创新街道(乡镇)、社区(村)基层就业服务模式,为辖区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近开展就业岗位推介活动,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