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中外企业文化2018深圳峰会”上,农行山东省分行荣获全国企业文化最高荣誉——“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文化之四十典范组织”,成为全国农行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也是全国金融系统唯一获此荣誉称号的分行级单位。
如果一个企业缺乏文化的有力支撑,肯定走不远,也做不大,更谈不上基业长青。多年来,农行山东省分行紧紧围绕“面向三农,服务城乡,回报股东,成就员工”的农行企业使命,弘扬“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业务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工作来抓,以企业文化促进经营发展,以经营发展巩固文化建设成果,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管理实现了协同共进发展。
率先起步,形成完备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学者余世维曾说过,“我们需要很多很多时间,才能形成一点点传统;需要很多很多传统,才能形成一点点文化”。
农行山东省分行正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形成了具体自身特质的文化品格和精神追求。
1980年该行恢复建制,农村金融市场的特殊性和农村金融模式的复杂性,塑造了山东农行人吃苦耐劳、务实规范的工作作风,以“铁款、铁账、铁算盘”为核心的“三铁”文化在农业银行深入人心。1986年,该行首次提出“班子要有正气,队伍要有士气,个人要有志气,单位要有名气,在本地区、本系统各项工作中争创第一”的“立四气,争第一”山东农行精神。2002年,该行将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战略来研究。2006年,形成了《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企业文化建设纲要》。2010年,确定了“同业争排头,系统创一流”的战略目标。2014年,该行提出了“横向提升,纵向进位”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增强了全行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也有力促进了该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业务的快速发展。
层层推动,引导企业文化理念逐步落实
该行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全行发展战略,坚持高层推动,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深植活动,加快企业文化理念的落地生根。
该行实施品牌推广,提升农行社会形象。规范办公视觉识别系统,推行标准化文明服务,深入开展网点经营转型,加强公共关系管理,积极参加政府和媒体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连续7年组织全行开展公益植树活动,每年组织员工义务献血,开展向贫困地区捐款活动。
创新载体,推动企业文化向经营管理渗透。利用多种文化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组织开展了“三服务”主题讨论活动,推动全行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实现较大提升。成立了文学社,创建了《穗》文学杂志,促进了员工间的文学交流。创立了《山东农行手机报》,覆盖全行员工,通过手机定期推送企业文化作品、先进典型事迹。组织建立了行史馆,收集整理展示行史相关资料,记录山东农行辉煌历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了全省农行先模人物暨农行工匠事迹报告会,邀请党的十九大代表步同良同志介绍个人先进事迹。在全行组织开展了“最美农行人”评选宣传活动,用身边榜样教育员工,用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文化引领思潮,凝聚共识。
文化先导,经营效益实现大幅提升
该行将企业文化作为发展的内生动力,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全行上下自觉将企业文化理念融入到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企业文化与经营管理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紧紧围绕“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以“横向进位、纵向提升”为目标,确定同业和系统内赶超方向,动员全行力量,采取有力措施,把山东农行建设成区域主流银行和客户首选银行。履行“面向三农”企业使命,独家推进服务“三农”与商业运作共同发展模式。制定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规划(2018—2020年)》,着力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该行党委书记、行长益虎在山东省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上作为金融系统唯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信贷支持了一批新农村改造项目,在全国农行系统内首创政府购买服务贷款产品,累计审批683亿元、实现投放210亿元。
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该行坚持以人为本。2013年5月,他们创新启动“幸福家园”工程,实施“亲情关爱”、“权益保障”、“素质提升”3项计划,努力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通过“赛马机制”“典型示范”等效应,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业务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显著效果
在优秀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激励下,该行整体形象不断提升,企业文化与业务经营走入了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员工的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和文化品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保持了良好的竞技状态,先进的经营理念渗透到员工灵魂深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员工队伍素质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一大批中层干部成为支撑农行事业发展的栋梁。农行的形象和地位显著提升,地方党政关注农行,广大客户认知农行,商誉状况达到了农行恢复以来的最佳时期。全行上下规则意识明显增强,依法稳健经营的观念牢固树立,业务经营与内部管理水平同步提高。(朱沙 郇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