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的较快发展,为全省经济平稳增长、发展动力有序转换、保障改善民生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全省服务业占比首次超过二产,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近日,全省服务业工作座谈会上,省发改委主任张新文表示,我省服务业出现了历史性、结构性、战略性的可喜变化,但仍存在投资结构、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分布不均衡等短板,服务业发展要以“改革创新、转型融合”为主题,聚焦关键环节持续用力,力争全省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9%以上。
落实政策,加快改革试点
据了解,今年我省将完成泉城济南、齐国故都、平安泰山、东方圣地、华夏龙城5个独立品牌的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并组织实施“健康山东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修改完善《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培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为国民经济发展形成新供给新动力。
突出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打破服务业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向银行、保险、电信、石油、民航、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加强对济南市历下区、青岛市两个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工作指导,全面总结推广第一批11个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做法,做好新一轮27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区域的试点工作。力争在健全服务业发展推进机制、科学调整服务业结构布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等方面,为我省服务业创新发展探索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
分类施策,推动转型升级
推动“17+6”服务业转型升级是我省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据了解,今年省发改委将组织开展服务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中期评估。各市应因地制宜,按照底数要清、情况要明、作用要大的要求,选择部分重点服务业行业,强化分类施策,引领和带动服务业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同时,突出产业需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着力走出一条以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按照要求,我省将扎实推进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2017年计划遴选金融、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及社会民生领域创新类领军人才25名。组织好今年的申报和审查工作,精准推介,引才育才,真正把我省现代服务业及社会民生产业创新类人才和项目筛选出来。同时,要加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的指导和管理,对2015年度17名、2016年度34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适时进行年度评审和中期评估。继续实施“服务业千人培训工程”,2017年计划开展培训项目20个,培训1000人次。组织服务业专业人才奖评选工作,实施好《山东省服务业专业人才奖评选办法(试行)》,强化激励作用,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特色集聚,强化载体培育
我省将进一步强化服务业重点产业、各类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布局,发挥好省级服务业载体在全省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群集聚示范区的认定培育是首要任务。今年,省发改委将联合省财政厅、商务厅等有关部门,拟在全省培育现代服务业集群集聚示范区8~10个,每个给予省级财政资金扶持。
同时,开展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借鉴浙江、江苏等地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将组织各市以商贸流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养老养生等为重点,开展服务业特色小镇试点,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富有生机活力、示范效应明显的各类服务业特色小镇,为全省特别是县及县以下服务业特色集聚发展提供示范。
启动服务业三大载体重新认定工作。我省自2007年以来认定了一批服务业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三大载体,但随着服务业的持续转型,有些载体项目已不能适应发展需要。今年将按照《山东省服务业三大载体认定和动态管理办法》要求,组织开展服务业三大载体的重新认定工作,做到筛选一批、淘汰一批、发掘一批,推动全省服务业载体提质增效。
扩大服务产品有效供给
顺应消费需求变化新趋势,我省将大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领域服务业快速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将完成省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加快推进县级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标准化放映提升工程,构建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服务网络。养老医疗方面,积极发展医养结合等多种服务形式,新增养老床位6万张;制定鼓励社会办高端医疗发展的政策,支持济南国家医疗中心项目建设。科技服务方面,不断完善资源开放共享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公共研发平台的对外开放,支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培育新型公共创新服务业态。邮政快递方面,支持企业开展邮政快递服务农村电商、邮快合作等创新试点,推广“电商产业园、邮政、快递产业园”融合发展模式,建设1~2个省级、3~5个市级电子商务和邮政、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基地,促进邮政快递服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